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是软件测试实验室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软件检测实验室检测质量的重要保障。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获取CNAS资质的必要条件,也是快速提高实验室内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我们一起分享一下,软件测试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从0到1创建的整个过程。
软件测试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按照金字塔结构可以分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文件四个层级。每个层级之间需要注意逻辑的一贯性,逻辑关系要清晰,首先我们先一起看一下第一个层级质量手册都包含哪些内容。
一份合格的软件测试实验室《质量手册》应该将通用性认可规则、专用性认可规则和强制性认可准则的要求体现出来。判断我们的《质量手册》是否完整,可以通过与CNAS官方发布的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核查表和CNAS-CL01-A019: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软件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这两个文件进行比对,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部分。
首先,作为软件测试实验室运行的指导性文件,需要将适用范围、建立依据和方针目标等方面内容明确出来。宏观方面做好规划后,接下来的内容就可以根据CNAS认可规则和CNAS认可准则要求的内容进行规划了。需要规划的内容有:
1、通用要求:公正性;保密性;独立性
2、结构要求:行政管理要求;组织和管理
3、资源要求: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设备;计量溯源;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4、过程要求: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抽样;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技术记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确保结果有效性;报告结果;投诉和申诉;不符合工作;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
5、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改进;纠正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可以参照以上几部分搭好框架,根据CNAS认可规则和CNAS认可准则的具体要求进行内容填充即可。
最后,最好将检验/检测项目及所依据的标准;办公场所平面图;内外部组织机构图;要素职能分配;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准则要素条款与质量手册章节对照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条款与质量手册;章节对照表;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目录;测量仪器设备溯源图等文件附在《质量手册》的后面。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看一下第二个层级,程序文件需要涵盖哪些方面。一般情况下软件测试实验室需要建立管理评审程序、检验检测相关程序、检验检测保密管理程序、内审审核程序、记录控制程序、不符合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管理程序、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设备管理和维护程序、人员管理程序、设施和环境条件管理程序、外部供应和服务管理程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分别了解一下这些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为检查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和情况变化后的适应性,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定期进行的管理评审程序。
检验检测保密管理程序:对软件测试实验室员工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措施进行明确,保证软件测试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信誉。
内审审核程序:指导软件测试实验室的内部质量审核工作,以检查管理体系及其要素是否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和《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准则》以及应用各标准的应用准则的要求,管理体系文件的各种规定是否得到有效贯彻,并适合质量目标的实现。
记录控制程序:对记录(档案)的编写、更改、保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保证记录的真实、有效性,以便为检验/检测工作的重现提供依据,为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提供证据。
不符合控制程序:规定软件测试实验室的检验/检测工作以及与质量有关的其他活动不符合实验室的程序或文件的要求时,所须采取的处理措施。用来保证及时解决发生的质量问题,使管理体系持续的有效的运行。
文件控制程序:对所有发布的手册、程序、制度、技术文件以及外来文件等文件加以控制,以保证软件测试实验室制度管理体系以及外来文件文档的适用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现行有效性。
纠正措施管理程序:制定明确的政策和程序并规定相应的权力,以便在确认了不符合工作、偏离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中的政策和程序时,选择实施纠正措施,并监控其有效性,保留这些活动的记录。
预防措施管理程序:通过采用统计技术或资料分析确定不符合的潜在原因和所需的改进,选择实施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不符合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并借机改进管理体系。
设备管理和维护程序:对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包括软件)以及其他固定资产的购置/调拨、使用、检查、维护和管理进行控制,保证单位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质量和运行状态,从而控制检验/检测质量。
人员管理程序:通过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人力资源,确保单位人力资源的充分性、合理性以及人员信息的完整性,通过分阶段的教育、考核、监督等活动,确保所有任职人员具有相关的资格和能力,通过有效的绩效和薪酬管理方式激励员工,最终达到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保证单位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目标。
设施和环境条件管理程序:保证检验/检测工作的公正性、严谨性,确保检验/检测质量,制定程序对本软件测试实验室检验/检测环境进行管理。
外部供应和服务管理程序:为保证检验/检测质量不受影响,在寻求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时应遵循的规定。
检验检测相关程序包含: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检验/检测方法与方法的确认程序、检验检测风险、机遇控制程序、抽样程序、能力验证控制程序、保证公正性、诚信性程序、测量溯源程序、数据控制程序、检验检测报告的编制规定和交付程序、检验检测样品的管理和处理程序、新开展项目评审管理程序、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程序、处理投诉程序。
第三个层级是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可以是标准、规范、指南,也可以是图表、图片、 模型、录像等,我们通常最常见的是标准、规范和指南的形式。
在一个组织内,可以对各类作业指导书规定各自的结构和格式,以保持作业指导书的格式或结构的一致性。无论采用何种格式或组合,作业指导书内容的表述顺序应当与作业活动的顺序相一致,准确地反映要求及相关活动。
作业指导书的结构、 格式以及详细程度应当适合于组织中人员使用的需要,并取决于其描述活动过程的复杂程度、使用的方法、实施前的培训时间与深度, 以及具体操作执行人员的技术水平、 技能和资格等。作业指导书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标题和封面。作业指导书应该有明确的标题,即明确写明其描述活动过程的名称, 一般可采用“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指导书” 或“ 作业活动名称 + 作业规程 / 规范” 的结构。如设置封面,则应在封面上写明编号、 起草人、 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及修订状态; 若无封面, 则这些内容应写在标题下方。
2. 目的和范围。作业指导书首先应写明其适用的作业范围及不适用的作业范围;其次应简洁地说明编制目的或其实施目标, 即为什么要编制该作业指导书, 通过编制作业指导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3. 作业内容与要求。作业内容与要求是作业指导书的主体, 应当具体、 准确地反映作业内容与要求及相关活动。同时, 作业指导书内容的表述顺序应与作业活动的顺序相一致。必要时, 可用图或表, 以便于理解。作业指导书的文字应通俗易懂, 尽可能的量化, 用数据说话, 以便作业人员有唯一正确的理解, 实施后确保过程质量的控制。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整体的软件测试作业指导书,指导软件测试工程师掌握整个测试流程。在下一个层级,我们需要针对性能测试、功能测试等分别创建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进一步介绍不同的测试种类的操作流程。最后,需要根据软件产品的八大特性分别制作软件测试操作指南。
最后我们再一起看一下最后一个层级,记录文件。下图是我们之前整理的软件测试实验室在申请cnas资质时,需要落地的一些记录文件,供大家参考。